申请咨询:400-006-2180
雷恩商学院
法国雷恩商学院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关于雷恩 > 新闻中心  

2025-04-29 16:43:16 ,阅读量:

活动回顾|【智库讲堂13期】关税大战下中国企业如何破局突围?这场峰会给出全球化新路径

【中国·上海】4月25日,法国雷恩商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“关税大战硝烟四起,中国企业如何破局突围”智库讲堂圆满举行。本期讲座邀请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全球高等教育学院高级院士汪潇,上市公司总裁、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、法国雷恩商学院全球DBA工商管理在读博士谢君,以及拥有20多年全球化实战经验、出海远民企业管理咨询创始人、《华为全球化》作者、原华为智利副代表陈攀峰担任主讲嘉宾。

活动聚焦全球化与关税变局,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,从学术研究、企业实践、教育赋能三重视角,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全球化发展。解析全球化的历史逻辑、现实挑战与未来机遇,为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。

 IMG_20250425_150751.jpg

以下为论坛部分内容精炼摘要:

一、逆全球化浪潮:数字智能化成突围关键

“当贸易保护主义试图筑起高墙时,数字智能化的浪潮正在消解壁垒。”西交利物浦大学汪潇教授在主题演讲中直言。他指出,美国从自由贸易倡导者转向保护主义的逻辑根源在于“简单主义”思维,即通过关税、供应链限制等手段维持单极优势,但数字技术的互联互通本质正在颠覆这一逻辑。

汪潇教授以工业4.0为例,强调“大规模个性化生产”趋势下,数据驱动的全球供应链协同已成必然。“中国企业下一步重点是将生产、设计、物流等环节数字化,并通过量化分析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。”

IMG_20250425_140522.jpg

汪潇  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全球高等教育学院高级院士


二、品牌出海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无界共生”

“关税战下,裸奔式出口注定失败,未来属于‘无国籍品牌’。”上市企业总裁、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谢君指出。他认为,当前中国企业出海面临两大底层矛盾:一是欧美市场对“中国制造”的价值认知存在15%的天然折价;二是文化冲突导致“简单复制国内经验”频频碰壁。

谢君提出三条破局路径:

1. 供应链去中国化。

2. 品牌价值重构:弱化“中国标签”,孵化本土化品牌,为产品赋予新的地区化特点。

3. 文化穿透:用“在地化意义”替代“功能性卖点”。

正如谢总所言:“未来全球化的终极形态是‘朋友圈式协作’。”企业需像水一样渗透不同市场,通过数字工具实现动态供应链管理,同时培养“黄皮白心”的国际化人才,打破文化隔阂。

IMG_20250425_144539.jpg

谢君  上市公司总裁、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、法国雷恩商学院全球DBA工商管理在读博士

 

三、出海是“二次创业”,人才卡脖子需破题

“没有企业是准备好才出海的,出海本身就是准备的过程。”陈攀峰总在圆桌论坛中分享实战经验。陈总提出三点目前企业品牌出海首先需要思考的重点:

1.本地化深耕:在海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,吸纳本土人才,避免“总部遥控”;

2.合规先行:将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嵌入战略,例如在欧盟严格遵循数据隐私法规;

3.人才反哺:通过“跨国轮岗”机制,让海外人才回流总部参与决策,解决“派不出、用不好、回不来”的痛点。

陈总强调:“今天的全球化已不是‘选择题’,而是‘必答题’。中国企业要从‘卖产品’走向‘建生态’,在海外市场扎根发芽,最终让世界看到 —— 中国品牌不仅是商品,更是一种创新解决方案。”

IMG_20250425_162532.jpg

陈攀峰  20多年全球化实战经验、出海远民企业管理咨询创始人、《华为全球化》作者、原华为智利副代表

 

四、达成共识:拥抱乌卡时代,从 “产品出海” 到 “生态扎根”

“2025年的全球化,不是中国走向世界,而是世界重新定义中国。”这场持续4小时的头脑风暴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信号:在逆全球化浪潮中,主动进化者方能成为新秩序的塑造者。

IMG_20250425_165428.jpg

共同探讨:全球化还是半球化?

IMG_20250425_173433.jpg

颁发「智库讲堂」纪念证书

本次讲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应对关税壁垒的实操策略,更重塑了全球化认知 —— 在逆全球化浪潮中,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超越简单的市场扩张,以技术韧性、文化包容、本地化深耕构建不可替代的全球竞争力。随着 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,中国企业正迎来从 “跟随者” 到 “规则共建者” 的历史性机遇。


营业执照